生育保护:淋巴瘤女性患者如何守护未来?
淋巴瘤,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却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攀升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于女性患者来说,治疗不仅是一场与疾病的较量,更可能悄悄影响她们的生育梦想。那么,淋巴瘤治疗到底会对生育能力造成多大冲击?女性患者在治疗前能做些什么来保护未来的“妈妈梦”?今天,我们将通
淋巴瘤,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却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攀升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于女性患者来说,治疗不仅是一场与疾病的较量,更可能悄悄影响她们的生育梦想。那么,淋巴瘤治疗到底会对生育能力造成多大冲击?女性患者在治疗前能做些什么来保护未来的“妈妈梦”?今天,我们将通
江西女孩樱雨,曾在高考前确诊罕见NK/T细胞淋巴瘤,经过多次治疗仍然屡次陷入绝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内科教授黄慧强及其团队果断给樱雨采用自研的中国创新治疗方案,最终,樱雨不仅完全康复,更考上大学、组建家庭,如今已成为幸福的妈妈。樱雨的故事因此被多家媒体广为
截至2025年5月30日15时,诺诚健华-U股价报24.0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03元,涨幅4.48%。当日开盘价为23.15元,最高触及24.24元,最低下探22.80元,成交量为76138手,成交额达1.81亿元。
相聚云端,愈见新程。由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主办的“淋听与愈见”会议已于2025年5月28日再度召开。本场会议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江苏省人民医院徐卫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是一种儿童青少年发病率较高而成人少见的高侵袭性恶性B细胞淋巴瘤类型。这种淋巴瘤初治时主要表现为化疗敏感,因此诊断后及早开始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伯基特淋巴瘤预后可谓是两极分化,对于早期能耐受规范化疗、缓解良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例免疫抑制患者“疯狂”的肺结节临床病例。大家都知道,肺部结节大多数是良性,但又有不少是恶性的;每次工作中遇到形态各异的肺结节,仿佛自己置身于一片茂密却又漆黑的森林之中,努力寻找走出这片森林的正确出路。这位患者74岁,男,临床以发热为主,呼吸
婚姻,本应是相互扶持的港湾。然而,当丈夫黎明提前结束出差,满心欢喜准备给妻子霖瑶结婚五周年惊喜时,却遭遇晴天霹雳。床上陌生男人,神秘访客,巨额转账……一切疑团笼罩着这个家,真相究竟如何?
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11.8 kDa的非糖基化蛋白质,由所有有核细胞合成。该蛋白质以两种形式存在:膜结合型和可溶型。在细胞表面,β2-微球蛋白作为不变轻链,通过非共价键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结合。当从细胞表面脱落或由细胞内释放后,β2-微球蛋白可与
走进北京民营独角兽企业艺妙神州位于海淀杏石口路的办公区,一面8米长的笑脸墙扑面而来。墙上有数百张笑脸,每一张笑脸都是一位被艺妙神州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产品所救治的晚期癌症患者。
走进北京民营独角兽企业艺妙神州位于海淀杏石口路的办公区,一面8米长的笑脸墙扑面而来。墙上有数百张笑脸,每一张笑脸都是一位被艺妙神州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产品所救治的晚期癌症患者。
2025年4月,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重磅发布一项“NK细胞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淋巴瘤”Ⅰ期临床试验(NCT04074746)的震撼数据:总体反应率(ORR)高达92.9%,完全缓解率(CR)突破66.7%——这意味着超九成患者的肿瘤在治疗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谱系中,淋巴瘤以其高度异质性和复杂的分子分型特征,始终是临床诊疗的"硬骨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淋巴瘤专科,以十余年深耕构建学科建设与临床科研协同发展体系,不仅实现了年诊疗量较成立初期20倍的跨越式增长,更通过对表观遗传学的前沿探索为外周T细胞
走进北京民营独角兽企业艺妙神州位于海淀杏石口路的办公区,一面8米长的笑脸墙扑面而来。墙上有数百张笑脸,每一张笑脸都是一位被艺妙神州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产品所救治的晚期癌症患者。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经标准免疫化疗后仍有约40%患者最终复发,针对此类患者如何选择后续用药对改善整体预后十分关键。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对于首次复发患者新增加了一款针对CD19的单
淋巴瘤 cd19 单抗 tafasitamab cd19单抗 2025-05-25 22:48 9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传统疗法虽能一定程度控制病情,但存在局限性。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靶向治疗的出现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被称为“伪装大师”,因其症状多样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它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包括淋巴结、脾脏、胃肠道甚至皮肤等,且不同部位的病变会引发差异化的症状,哪些症状表现可能是淋巴瘤的“预警信号”?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判断?针对亚型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癌症,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老年人群中。在这其中,滤泡性淋巴瘤(F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是最常见的类型。然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往往复杂,合并慢性疾病、体能下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一种侵袭性淋巴瘤,约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0%—45%。根据国家癌症中心近年统计,中国每年DLBCL新增患者约6万—8万例,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与人口老龄化、诊断技术进步等因素相关。
确诊淋巴瘤的那一刻,很多人会被 “癌症” 二字吓得手脚冰凉,脑海中闪过无数个 “活下去” 的问号。但有一种淋巴瘤,堪称 “幸运之癌”—— 它的早期治愈率高达 90%,即便病情发展到晚期,仍有超过一半的患者能实现长期生存。今天就来揭开这个 “生命奇迹” 的面纱,
AZD0486是阿斯利康在研的一款靶向CD19/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蛋白,为下一代T细胞接合器。该产品的一端可与B细胞表面表达的CD19抗原相结合,另一端与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相结合,从而将T细胞重定向到肿瘤细胞,诱导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